User
Write something
「教學不是在傳遞知識,而是在解人卡點」
有人問我:「你怎麼構思課程的簡報?」這問題看似無聊,實際上卻像心理測驗,答案直接暴露你對教學的態度。 真正的課程設計不是炫耀,而是解鎖。 → 在動筆前,先問自己:我到底想測什麼? 講師都有專業,但問題不是你懂多少,而是你懂的東西能不能進到別人腦袋裡。 知識不會自己跑進心裡,它得靠設計與引導。 就像解數學題時,你不是急著展示自己會秒解,而是找到學生卡住的點。 人失敗,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卡住。 → 每次備課前,先寫下一句話:我要幫學生解哪個卡點? 聽眾對題目的興趣比對題目的文字還小。 他們不想知道「題目說什麼」,他們只想知道「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講者一開口就解釋題目,通常就是催眠開始。 除非你的詮釋能讓人驚訝,否則乾脆別浪費時間。 聽眾不是想聽你,他們只想聽自己。 → 每次開場,先設計一句能直指聽眾痛點的話。 你要講「專注的重要」?如果只是喊「專注很重要」,那就是教科書翻譯版,完全沒有溫度。 可是假如你說:「專注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殘酷的選擇──你得先放棄九十九件有趣的事,才有可能做好那一件事。」聽眾會愣住,因為這話既刺耳又真實。 人不怕被提醒要專注,他們怕聽見自己一直在分心。 → 準備課程時,選一個能讓聽眾瞬間安靜的定義,而不是讓他們鼓掌的口號。 我的解題法不是「解釋」,而是「重構」。 我先問:題目測什麼能力?需要什麼條件?學生缺了哪一塊?接著只針對缺口補上,再用比喻加深,最後讓學生自己再解一次。 學會的關鍵,不是聽過,而是親手做過。 → 在課程設計裡,至少留一個環節給學生「自己流血一次」。 設計簡報,我靠四個原則。 一、訂出計畫 課程要有計畫,不是冷冰冰的大綱,而是一句能打進人心的目標。 我曾說:「今天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要讓你們感動。」結果全場都坐直。 人只有被拉進計畫,才會認真。 → 在簡報首頁,寫下一句「我要帶給你什麼」。 二、包裝架構 知識需要容器。 我的大學四年是一台電視機:大一是天線,大二是螢幕,大三是節目,大四是頻道。 找到容器,亂七八糟也能合理。 世界不是缺知識,而是缺能裝下知識的盒子。 → 想課程時,先找一個「比喻容器」來裝內容。 三、解說生動 如果簡報能取代你,那你不必出現。 投影片要短到像報紙標題,剩下的靠你。 生動不是講笑話,而是把知識變成情緒。 人會忘了內容,但忘不了笑過與哭過。 → 每張投影片只留關鍵字,其他交給你的語氣。 四、提出好問題 好問題比好答案值錢。因為問題會逼聽眾思考。 冷場不是失敗,而是大腦正在運作。 安靜不是尷尬,而是知識在發芽。 → 在課程中,刻意留一段安靜,讓問題發酵。 設計課程比執行更刺激,因為那是你跟自己對話的過程。 檢驗方法只有一個:設計時,你有沒有迫不及待想分享?如果有,那就是值得的課程。 真正的高潮不是你講得多好,而是學生忍不住去用。 → 準備課程時,問自己:這堂課會讓學生想帶走什麼? 開始上課前先問問自己: 1. 我的簡報是讓人聽懂,還是只是讓自己安心? 2. 我是在教知識,還是在解人卡點? 3. 聽眾會記住什麼瞬間?我設計了嗎? 4. 我的課,是讓人覺得「知道」還是「想去做」? 5. 如果課後學生不改變,那我準備這些有什麼用?
🌲【語文小教室:訪談法】寫作不卡關!用「訪談法」挖出好點子,用「破冰句」勾住讀者心(上) (作者:高淑芬老師)🌲
🌲【語文小教室:訪談法】寫作不卡關!用「訪談法」挖出好點子,用「破冰句」勾住讀者心(上) (作者:高淑芬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大家好。 您好,我是您的寫作領航員,高淑芬老師。 許多孩子面對寫作,總是感到困擾。像是,腦袋突然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下筆;有時候寫出一兩行內容,卻覺得沒抓住重點;還有時候,不知道怎麼開始第一句話。眉頭緊皺,望著稿紙無奈地喃喃自語:「我還能寫些什麼?」 但其實,寫作的瓶頸不只發生在小學生身上,進入大學、職場仍舊有許多寫作的挑戰等待我們去迎接。 我回想起自己中文系所,以及曾經在台灣微軟和聯合報系的業界實習與實務經驗。這些經歷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也豐富了我的寫作思維與內容。 這一個主題文章是我閱讀李柏賢老師的文章「阻礙成交四大系統」而有的發想。我從中擷取兩個觀點適合應用在我的寫作分享上,也分享給各位社團夥伴。 今天我們從商業思維來切入,雖然這是為業務工作而設計的,但其中的思考方式有效幫助我們解決寫作時遇到的困難。 我們將主題設定為「遊記」,一起來看看,如何在寫作中運用「訪談法」與「破冰句」吧! 🌟重點:寫作課上的「訪談法」:解決「寫不出來、沒有重點」的問題 我們在寫作上也有「認知盲區」,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寫作資訊。 寫作的時候,這就像是我們腦袋裡的「點子盲區」,意味著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寫什麼,或者你對一個主題瞭解得不夠深入,因此寫出來的東西就沒有重點。 而「訪談法」,是為了幫助孩子們「破解點子雷達失效」,提升他們主動「發現」寫作素材和「辨識」寫作重點的能力。 那麼,該如何運用呢? 1、 「訪談」自己或周圍的世界: (1) 對話式思考: 當你不知道要寫什麼時,試著像訪談別人一樣,好奇地問問自己:「今天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我看見了什麼新事物?」。 (2) 觀察與提問: 寫作不只是想像,仔細觀察也很重要。去海邊的時候,你看到小螃蟹爬呀爬。你會怎麼形容它?像一個雄壯威武的士兵?還是它以可愛的模樣探索世界? 不要急著下筆,再問問自己: 1. 「它在做什麼呢?」 2. 「它讓我想到了什麼?」 3. 「如果我是它,我會有什麼感覺?」 (3) 訪談身邊的人: 如果描寫人物或事件,試著問問家人或朋友,關於某個主題的回憶。 例如,要寫「遊記」,可以這樣問:「你對上次旅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或難忘的事?」。 2、 挖掘「需求趨勢」(寫作重點): 透過訪談和觀察,你會收集到許多零散的資訊,就像業務員挖掘客戶「需求」的過程一樣。你要從中找出資訊背後,你最想表達的「重點」或「主題」。 訪談了家人關於旅行的經驗,發現大家對「在海邊挖沙」都感到特別開心。那麼,「挖沙」可能就是你這篇文章的「重點」。 3、 建立「經驗資料庫」: (1) 紀錄訪談和觀察結果:這些資料可能是筆記、畫圖、錄音,都將成為你寫作的「素材」,如同業務員的「客戶資料庫」一樣,隨時可以取用。 (2) 拆解案例:透過你筆記裡面的資料,思考是怎麼觀察、如何提問,又是怎樣找到重點的。假如有好的範文參考,試試拆解,這對寫作會有事半功倍的奇效。 🌟小結:「訪談法」將我們從被動等待靈感,轉化為主動出擊,像個小偵探一樣去挖掘寫作的寶藏,讓你的文章不再空泛,而是充滿了真實的細節和明確的重點。 除了「訪談法」有助於擴展文章視野,還有一個好用的寫作技巧,叫做「破冰句」,我們下一篇見! ── 🌟作者介紹:「您好,我是你的寫作領航員,高淑芬老師。」畢業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研究所。曾經擔任採訪記者,也是站在教室前的寫作老師。在這裡,陪小學生寫觀察、寫想像;陪國中生寫情感、寫思考;陪高中生寫立場,也寫青春裡那些說不出的話。 FB粉絲專頁:「高淑芬希望寫作教室」主持人。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fPPJnFNc/?mibextid=wwXIfr
2
0
🌲【語文小教室:訪談法】寫作不卡關!用「訪談法」挖出好點子,用「破冰句」勾住讀者心(上) (作者:高淑芬老師)🌲
🌲【植物 X 生活】兩種火焰的兩種熱情,與寫作的無限可能(作者:高淑芬老師)🌲
🌲【植物 X 生活】兩種火焰的兩種熱情,與寫作的無限可能(作者:高淑芬老師)🌲 #高淑芬希望寫作教室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生活中的一份美好,這份美好不僅滋養了我的心靈,也讓我看見了寫作的無限可能。 植物是我生活中的美麗風景,也是我看見生命與力量的泉源。 前陣子,我收到植物社團大哥相贈的禮物:火焰百合。第一次親眼見到它開花,真的好漂亮! 它像個頑皮的植物小朋友,非常會爬高,一路向上伸展。 從土面算起,最高處有150公分,加上埋在土下生長的塊根10公分,總共有160公分高呢! 它不僅是我目前種植最高的植物,也讓我驚嘆於生命向上攀爬的韌性。 而我的另一份「火焰」,是陽光下的火焰朱槿。 這是我從社子花卉村購入的花,最近已經陸續開了10朵花,也結了種子。 火焰朱槿那鮮豔的色彩,在陽光下就像在發光一樣,特別喜歡它緞面光澤的質感,非常美麗。 這兩種「火焰」,火焰百合的熱情奔放與火焰朱槿的優雅閃耀,為我的園子帶來了不同的熱情與色彩。 它們不僅是美麗的植物,更是我生活中源源不絕的靈感泉源。 —— 從「植物」看見「寫作」:生活即是寫作的素材庫 或許你會好奇,這篇關於植物的分享,和我們的寫作課程有什麼關聯呢?答案是: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成為寫作的素材。 就像我觀察火焰百合的 生長,記錄它的高度與攀爬的姿態,這就是對細節的捕捉。 寫作,正是從這些細微的觀察開始。當你仔細端詳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你就能發現許多獨特之處,這些都是寫作的寶藏。 而我將火焰百合形容為「頑皮的植物小朋友」,這就是一種擬人化的技巧。 寫作時,適當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能讓你的文字更生動、更有趣,也更能觸動讀者的心。 —— 「植物 X 生活」這個概念,也希望啟發大家思考自己生活中的「X」是什麼。 你的興趣、你的經歷、你的喜怒哀樂,都能與寫作結合。無論是「旅行 X 寫作」、「親子 X 寫作」,還是「料理 X 寫作」? 當你從自身熟悉的領域出發,寫作便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充滿樂趣的表達。 分享我的「兩種火焰」,是想告訴大家,寫作的靈感無處不在。 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的一切,並嘗試用文字記錄下來,你會發現,每個人都能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點燃屬於自己的「熱情火焰」。 那麼,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感受到「熱情」的「火焰」呢? 你會如何用文字來描繪它?期待在寫作教室裡,聽見你們的分享與創作。
🌲【植物 X 生活】兩種火焰的兩種熱情,與寫作的無限可能(作者:高淑芬老師)🌲
1-3 of 3
第二人生啟動器 | 李柏賢老師
如果人生是一部車,第二人生啟動器就是點火器。
我們提供你一切加速的工具與利器,燃亮終身學習的引擎;
這裡不談年齡,只談爆發,不收藉口,只收行動。
你的未來不是延長賽,而是無限賽道——現在就點火!
讓老師陪伴你,一起點燃你的第二人生。
Leaderboard (30-day)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