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員跟我分享:老師,我覺得我的人生乏善可陳,
每天好像就是在平凡度日。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
意謂著:你不想就這樣過一輩子。
可是,人生該怎麼定義精彩呢?
還記得前幾天我說,這輩子一定要有的一些經歷應該是哪些呢?
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想想,
如果你的人生拍成一部片,那要怎麼樣才會好看呢?
最起碼要有這些元素在:
1.矛盾與衝突
2.痛苦與掙扎
3.成就與遺憾
你可能會說:老師,怎麼聽起來感覺很慘呢?
難道不能是喜劇嗎?
我說:你誤解了,是否是喜劇,跟劇情內容無關。
而是演員面對這些情境的態度是什麼?
即便是搞笑的喜劇,想要讓人回味再三,還是上述的元素。
但你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精彩』,一直都是旁觀者的角度。
想想那些精彩的電影,主角會用『精彩』來形容自己的人生嗎?
主角永遠在裡面掙扎,旁觀者才會說「精彩」。
你回頭想想,那些看似震撼的戰爭片,主角在裡面是流血的,是絕望的,是走一步就可能死掉的。
可是一群觀眾,卻能坐在戲院裡邊嗑爆米花邊讚嘆:好精采啊。
這就是差別。
我們的人生不是給人欣賞的煙火表演,而是自己每天要走的路。
所以追求「精彩」,往往是一個陷阱。你會拼命地堆砌看似轟轟烈烈的片段,卻忘了問:
這樣的生活,自己能不能安然承受?
真正的問題不是「精彩」或「平凡」,而是——你能不能覺得「值得」。
值得,意味著:那些衝突沒有白費,痛苦之後有了意義,遺憾反而提醒你珍惜眼前。
即使別人看不見,哪怕拍成片子會很無聊,只要你覺得值得,那就是你的人生質感。
所以你不用擔心每天過得像白開水。白開水看似平淡,可是沒有它,你連走到所謂「精彩」的那一天都不可能。
有時候,平凡才是養分,精彩只是點綴。
把「值得」活出來,比任何「劇情反轉」都還重要。
要把「矛盾、痛苦、成就」這三種元素活生生放進自己的人生,不是要你故意去作死或亂搞,而是要有意識地創造舞台。
1. 矛盾與衝突:給自己製造張力
矛盾是成長的前奏。
你如果永遠只挑最安全的選項,就像電影裡的背景板:永遠存在,但沒人記得。
製造矛盾的方法很簡單:故意選一個讓自己不舒服的路。
• 接一個超出自己能力邊界的任務。
• 嘗試一個你明知道可能會失敗的挑戰。
• 敢於跟重要的人說出你心底的真話。
矛盾不一定來自外部敵人,很多時候是「我想要」和「我害怕」之間的拔河。那才是真正有戲的地方。
2. 痛苦與掙扎:讓自己留下傷痕
痛苦不是要你自虐,而是要你擁抱那種「想退卻卻必須咬牙」的時刻。
掙扎讓故事有重量,沒有痛感的人生,就像無鹽的飯,吃得再多也沒味道。
• 給自己設定期限,而不是「有空再做」。
• 面對低谷,不要立刻逃避,而是熬過去,讓自己懂得什麼叫承受。
• 學會說:「痛很正常,因為這代表我在突破舒適圈。」
掙扎就是讓你不再只是路人的東西。
3. 成就與遺憾:用結果劃下筆記
成就不是必須登頂世界,而是你真的完成了某件自己曾經不敢想的事。
遺憾則是給人生加深度的顏色,沒有遺憾的片子看起來假到發光。
• 刻意留下里程碑:完成一場比賽、寫完一本書、帶團隊打完一場硬仗。
• 接受不完美:有些夢你追不到,但因為追過,你的成就才更立體。
• 學會總結:不是炫耀,而是留一個「證明自己活過」的記號。
矛盾是火花,痛苦是燃料,成就是煙火的綻放,遺憾則是殘留的餘燼。
三者合起來,才是一部真正有人味的劇情。
要是你的人生缺少其中一種元素,就自己去製造。
別怕狼狽,因為最差勁的故事,不是悲劇,而是乏味到沒人想看下去的流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