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Mon
Wed
Fri
Sun
Nov
Dec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What is this?
Less
More

Memberships

10 contributions to 第二人生啟動器 | 李柏賢老師
你也想找回健康體態嗎?
你也想透過健康方式 找回健康體態嗎? 我們可以交個朋友 我很願意跟你分享如何 不是透過吃藥💊 不用運動 就能逆轉糖尿病與高血壓
你也想找回健康體態嗎?
1 like • Jun 26
轉變真得不可思議,感謝妳願意分享~作有力的見證,謝謝🙏
🌲 【安頓身心 X 生活】我的「電池」人生:不再透支,用呵護綻放更璀璨的自我(作者:高淑芬老師)🌲
🌲 【安頓身心 X 生活】我的「電池」人生:不再透支,用呵護綻放更璀璨的自我(作者:高淑芬老師)🌲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小雅,在旁人眼中總是那位無所不能的「女超人」。無論是在職場上擔任效率卓越、能力出眾的專案經理,抑或是生活中兼顧家庭、熱心公益的楷模,她的行程表總是排得滴水不漏,從清晨到深夜,每一小時都精準規劃。她深信,只有持續不斷地努力、不斷超越自我,才能實現人生價值,不辜負所有人的期盼。 🌟 電池健康度的啟示 然而,某天小雅發現她的iPhone電池健康度從原來的100%一路滑落至85%,手機也開始頻繁地卡頓和發燙。她感到一陣驚訝,畢竟這支手機才使用不到兩年。她腦海中浮現手機設定裡那段關於「電池老化可能導致峰值效能降低」的說明,這句話如同閃電般劃破思緒,讓她驀然停下了腳步。 她仔細思量,這何嘗不是她自己的寫照?過去幾年,為了工作、家庭以及林林總總的責任,她日以繼夜地付出。她總是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就好」、「休息是浪費時間」。然而,就像手機電力耗盡需要充電一樣,她也感到身心俱疲。 只是,她習慣性地忽略那些警訊:持續的疲憊、易怒的情緒、效率的下降,甚至偶爾的心悸。她曾以為這些都是「努力的證明」,卻未曾意識到,她正逐漸透支著自己生命的「電池健康度」。 🌟 過度耗損的代價 「用太多電力,也需要恢復時間。」小雅低聲重複著這句話。手機的電池可以透過充電來恢復電力,但如果真的「用過度」,電池本身的壽命便會跟著下降,即使充電也無法回到最初的飽滿狀態。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並非一台永不疲憊的機器。那些被她壓抑的疲憊感、那些被她忽略的身體警訊,都如同她內在「電池」所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她持續透支,那麼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效率,更可能是無法逆轉的健康損害與生命熱情。她清醒地意識到,她的「電池健康度」已經亮起了危險的紅燈。 🌟 重新校準與充電 小雅決定做出「改變」。她開始學習如何為自己「充電」和「恢復」。 她重新調整了工作與生活的優先順序,不再將所有時間填滿,而是刻意留下空白。週末時,她嘗試放下手機,走進大自然,感受陽光與微風的輕撫。她開始練習冥想,讓心靈得以沉澱。她學會對那些超出負荷的要求說「不」,儘管這會讓她感到些許不適,但她明白這是保護自己的必要之舉。 起初,這並非易事。她仍會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努力」。然而,每當這種念頭浮現,她便會想起手機電池的警示,時刻提醒自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她也尋求了心理諮詢,學習如何面對內在的壓力和完美主義。她開始允許自己有不完美的時候,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疲憊。她領悟到,真正的強大,並非永不跌倒,而是懂得在跌倒前先休息,然後以更穩健的步伐繼續前行。 🌟 蛻變與持續的成長 幾個月後,小雅的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她的笑容變得更加輕鬆自在,眼神中充滿了光采。她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了,因為她不再是靠意志力硬撐,而是充滿活力與創意。她學會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尊重自己的極限,並為自己設定健康的界限。 她的「電池健康度」或許無法回到最初的100%,但她學會了更聰明地使用它,更溫柔地呵護它。她明白了,自我成長的旅程並非一場無休止的衝刺,而是一場需要節奏、需要暫停、需要恢復的馬拉松。懂得休息,才能走得更遠、更穩、更快樂。 小雅不再僅是那個被稱作「女超人」的她,她是一個更完整、更真實、更懂得愛自己的女人。 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溫柔地告訴身邊的女性:「親愛的,妳的能量是有限的,請像愛惜手機一樣愛惜自己。記得定期為自己充電,給予自己恢復的時間,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 女性自我檢測:我的「電池健康度」❤️ 透過這篇故事,親愛的妳可以透過以下問題,誠實地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態: 1.我的日常能量儲備狀況如何? * 在一般情況下,我感到精力充沛、充滿活力,還是經常感到疲憊、提不起勁? * 我每天醒來時是感到休息充足,還是依然疲倦? 2.我是否懂得為自己設定健康的界限? * 當我感到時間或精力不足時,我是否能自在地拒絕他人的請求或額外責任? * 我是否常常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透支自己? 3.我的休息時間是否受到重視和保護? * 我的行事曆裡是否有刻意留白的「休息時間」?這些時間是否真的用來放鬆和恢復,而不是被其他事情佔據? * 我上一次真正放鬆、沒有罪惡感、不思考任何工作或責任的休息是什麼時候? 4.我對「休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 當我休息時,我會感到放鬆、安心,還是會感到愧疚、焦慮,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 * 我是否認為休息是「偷懶」的表現,而不是「必要」的投資? 5.我是否能辨識並回應身心的警訊? * 當我感到壓力、疲憊、情緒低落或身體不適時,我會選擇忽略、硬撐,還是會停下來傾聽並給予自己所需的照顧? * 我是否會因為長期的疲勞而導致脾氣暴躁、效率下降,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
🌲 【安頓身心 X 生活】我的「電池」人生:不再透支,用呵護綻放更璀璨的自我(作者:高淑芬老師)🌲
0 likes • Jun 26
謝謝妳的分享,值得深思。
直播事項公告
老師正坐在搭往台北的高鐵上。 每天南來北往的授課,很幸運的是即便在通勤的時間, 我還是能處理很多工作上的事務。 寫這篇文章是要跟大家公告一下。 明天晚上本來有最後一場直播:講師培訓與知識變現計劃。 因為老師的計劃有招收人數的限制。 這兩個禮拜的宣傳,目前只剩下一位的空間了。 所以我就想取消明天晚上的直播。 好好的準備接下來的計劃。 老師會把之前直播的影片與計劃的內容寫成文案放到classroom裡。 雖然只剩一位的名額,但如果看完後有興趣的夥伴, 你還是可以私訊老師碰碰運氣。 明天老師也會把七月份的實體講座跟線上直播上架讓大家可以報名參加喔! 還在潛水的夥伴,記得自我介紹一下自己,也許你的第二人生就會開始啟動喔!
0 likes • Jun 26
感謝老師的提醒
冒險後的失敗就是成長
有一次學生問我:「老師,你都怎麼處理失敗的?」我答:「我失敗次數少得像小孩吃青菜的次數。」 沒有失敗,人生反而少了味道。 當然,我們要盡量不失敗,其實真有方法。 簡單說來,只要滿足兩種狀況的任一種,你便可做到:避開雷區容易,但人生難免踩點炸彈。 一、不去碰沒有把握的事。 二、只做有把握的事。 真正的智者不冒險,但永遠無法品嚐驚喜的甜。 別覺得我在耍嘴皮子,這兩件事其實差別大了。 差距在眉毛細微處,但影響到人生的大局。 不碰沒把握的事,就是活在你的心理安全圈內,永遠保持「零風險」。 而只做有把握的事,則是「心理安全圈進階版」,你可以踏出去冒點險,但必須帶著地圖,清楚知道每一步的去向。 『冒險要像旅遊團,有導遊才不會迷路慌張。』 換句話說,有計畫的冒險不叫失敗,那叫做「劇本中的意外情節」。 若沒有意外情節,人生的戲太平淡,沒人愛看。 心理學家稱之為「認知再定義」——將失敗重新詮釋成前進路上的必要步驟。 就像史蒂夫·賈伯斯被蘋果踢出局那次,他沒有認為那是失敗,而是重新調整事業方向的絕佳機會。 你看,後來我們才有了Pixar與再度輝煌的蘋果。 『失敗是穿錯鞋,卻意外走出精彩的路。』 另外還有一個秘密,讓我幾乎很少體驗到失敗感。 這個秘訣簡單到你不敢相信,那就是:不設目標。 沒有目標的射手,每一發子彈都算命中。 聽起來很消極?別急,這可是一種高級智慧。 你想,如果沒有固定的目標,失敗要去哪找你? 就像去餐廳點餐,沒有特定想吃什麼,服務生端上來什麼都算驚喜。 菜單上的驚喜,才是真正的美味。 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人過度專注於目標,便容易陷入焦慮和失敗感; 而漫無目的的探索,則能激發創造力與快樂。 難怪人類會一邊拼命賺錢,一邊夢想著無所事事。 『目標讓你前進,偶爾放空才讓你快樂停駐。』 然而,人生並非能完全沒有目標。 有些事就必須設定清楚,例如遊戲有勝負、考試有分數、追求對象要清楚明瞭,否則你就只能永遠當「吃瓜群眾」。 『方向要明,否則看熱鬧的人永遠站在路旁。』 不過,生命不能只有目標,否則你會發現自己像一輛列車,雖然行進迅速但只能沿著鐵軌前進。 人生的樂趣往往出現在意外的轉彎處。 走直線雖然快,但只有轉彎才看得到風景。 因此,我們的人生需要偶爾放鬆目標,去一場漫無目的的旅行、跟朋友無聊聊天、讀一本無關緊要的小說。 你以為你是在浪費時間,但其實這正是在為生活加料。 有時候浪費時間,才是真正賺到的幸福。 回到學生的問題:那我究竟怎麼面對失敗? 當你生活中的失敗事件像大熊貓一樣稀少時,每一次失敗都顯得無比珍貴。 當失敗變得稀少,每一次跌倒都值得紀念。 你也許不會喜歡失敗,但你會珍惜並感謝它,因為它提醒你,人活著不是為了從來不摔跤,而是為了每次摔倒都能拍掉灰塵,繼續優雅地前進。 跌倒不可怕,怕的是跌倒後忘了拍拍身上的灰塵。 人生最棒的劇情,往往都藏在這些難得一見的失敗裡頭。 最精彩的故事,都從不小心的跌跤開始。 讓我們開始享受冒險與失敗的人生吧! - 勇於計畫並實踐帶點風險的冒險,品嚐生命的多樣性。 - 轉換思維,將失敗重新視作通往成功的跳板。 - 為自己創造「無目的」的放鬆時間,增添生命的樂趣。 - 珍惜並記錄每一次失敗,因為那是成長的絕佳機會。
1 like • Jun 24
謝謝老師的分享~心態是主要的關鍵,老師的這這一篇讓我個人領略「心態決定一切」感恩😇
三大坑影響你的人生
只要沒有看到老師發文,就是我的行程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時刻。 連續幾天從早到晚的行程,直到此刻才有偷閒片刻。 五月天有首歌叫《最好的一天》。但讓我們快樂的,不是「最好的一天」本身,而是我們到底用什麼樣的姿勢、什麼樣的表情,度過這一天。 人生的目標有兩種方向:一種告訴自己該往哪裡走,另一種告訴自己該怎麼走。 換句話說,有些目標談量,有些談質。 『前者決定你的成就,後者塑造你的靈魂。』 前天辦完「黑馬思維打造第二人生」的台北場講座,我又一次回顧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我可不是天生就清楚未來該往哪裡走的人;說穿了,我只知道眼前該做些什麼,卻總搞不清自己究竟要變成怎樣的人。 於是,我給自己定了一個模糊但夠帥的願景: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我們常覺得看不清前路所以停滯不前,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前面霧很濃,而在於我們搞不清楚自己到底長什麼樣。 畢竟,沒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地圖,再好的GPS都幫不了你。 很多人常陷入的三個人生盲點,我稱為人生的大坑。 第一個坑:人生的目的是賺錢維生? 我們從出生那刻起就拿到了一張生命入場券,卻有人整輩子用這張券只換了一個便當。 你說生命貴重,卻拿生命交換金錢,這筆交易實在賠得很徹底。 行為經濟學說:「你不斷交換,是因為你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與其努力賺錢,不如花點時間問問自己:「究竟拿生命去交換什麼,才值得?」 『人生不只是一場買賣,重點在買賣後你到底還剩下了什麼。』 第二個坑:世界會消磨掉我們的熱情。 其實世界哪有這麼閒,每天追劇都追不完了,哪有空去消磨你?熱情是什麼? 根據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熱情是你內心渴望的外在展現。 它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各種琐事切割得像零錢一樣散落在生活裡。 所以,與其說熱情被世界磨損,不如說它被我們自己遺忘在沙發底下了。 撿起來,聚焦一下,你還能買到更好的未來。 『你的熱情從未消失,只是暫時被你的注意力遺忘在角落。』 第三個坑:選擇和結果之間有一定的關聯。 這句話聽起來像真理,但其實更像廢話。 選擇當然是你做的,但結果可不是你決定的。 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告訴我們:你之所以懊悔自己的選擇,不是因為結果不好,而是你以為選擇能掌控結果。 記住,每一個選擇都有價值,但價值在選擇當下,而不是結果出爐後。 『人生就是一場自己下的注,別怪賭桌,更別怪莊家。』 總結一下,停滯不前的原因不是看不清前方,而是忘記了前方本來就是未知的。 你可能確實需要賺錢,可能覺得熱情在流失,可能正在為過去的選擇懊惱。 但如果你把這些當成盲點,就意味著它們其實還有突破的空間。 停滯不前的你,不是被世界卡住了,而是被自己嚇住了。 真正的勇氣,不是看清未來才往前,而是明知道前方未知,還能笑著往前走。 今晚是我們台中場的黑馬思維打造第二人生講座。 有報名的夥伴期待看到你,臨時想參加的夥伴, 還可以報名,請幫老師填寫報名表單喔! 報名網址
2 likes • Jun 24
很貼切,讓我自己再度思考~這兩種人生目標: 1、告訴自己該往哪裡走? 之前曾經有過的過程~ 2、另一種告訴自己該怎麼走? 這是現階段的自己,每一步讓自己更有意義~ 感謝老師的分享,雖然沒有大成就,但生命算是踏實的。謝謝老師🙏 『前者決定你的成就,後者塑造你的靈魂。』
1-10 of 10
Yang Sufan
2
5points to level up
@yang-sufan-3826
我喜歡多元學習

Active 6d ago
Joined May 20, 2025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