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Mon
Wed
Fri
Sun
Nov
Dec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What is this?
Less
More

Memberships

4 contributions to 第二人生啟動器 | 李柏賢老師
Kuma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宇凡(可以叫我 Kuma)。 我是明志科大機械系的,82 年次。 目前在日商公司工作,擔任類似 PM 兼工程師的職位。 第一份工作意外地獲得了外派的機會,大多時間都在海外,偶爾才會回台灣休假。 個性偏感性,很容易感動。 優點是行動力強,只要熱情被點燃,就會立刻付諸行動! 缺點是三分鐘熱度,遇到不喜歡或討厭的事情就會變得消極,甚至極力避開。 喜歡吃的東西有:滷肉飯、蔥抓餅…… 為什麼加入這個社群? 想要增進自己,好像不需要其他理由? 一開始是在大學時聽了老師的演講,覺得熱血沸騰! 後來進入職場後發現,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一定會面對「人」——不是客戶就是同事,還免不了跟上下級或平行單位的溝通。因此希望能來這裡學習、充電,也順便交交朋友~ 以上, 請大家多多指教! 有興趣交朋友的朋友,歡迎留言或私訊我 ~ 附上週末拍的風景照
Kuma的自我介紹~
0 likes • May 22
@李 柏賢 老師 好久不見
1 like • May 22
@楊 淯升 學長好
開始真的很需要勇氣
2025/5/19, 很謝謝老師的邀請, 也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學習 我也想學習分享覺得不錯的文章,但文筆真的不好, 一個人茫茫然很久, 希望有志同道合朋友可以一起學習, 感謝大家~🙂
3 likes • May 19
同感! 我也時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就不太好意思表達,但所幸我們有柏賢老師給的平台,我們也都嘗試踏出了第一步! 一起學習變強
我想分享老師文章中的內容
「別當關係殺手」 - 兩性關係與家庭教育 #先談動機而非要求 -溝通後再行動,彼此就會專心合作,而非強迫被配合。 For example: 我想接你是怕你太晚回家不安全,你覺得怎麼樣? 心得: 在我的經驗裏,與他人的互動,很經常是提出要求作為開頭,大多都會省略動機的說明,導致雙方不在一個頻率。有一方覺得被迫要求,提出要求的一方覺得自己總得時時提醒才能掌控,前期為了省略麻煩而不說明,但事後卻帶來更多不理解而導致溝通更有壓力。 希望自己也能提升並養成良好溝通的習慣~ 也想多看到老師分享有關溝通方面的文章,在生活跟工作上,我也會自我提醒並實行老師提到的溝通技巧~ 背景: 我是Kuma(宇凡),十年前在大學的一場講座跟柏賢老師相遇,偶有參加幾次實體課程,從活動中的悸動獲得勇氣! 即便離開校園了,還是會潛水私下收藏老師臉書分享的好文章~ 謝謝老師創建社群,給大家一個可以一起成長的平台~ 以上
擁有好的體驗請先看完入群影片
這支影片將會跟你詳細說明: ✔️ 加入這個平台老師可以給你什麼? ✔️ 如何使用這個平台? ✔️ 如何解鎖贈品、課程、禮物...? ✔️ 我們的願景與長期規劃 我直接告訴你,這支影片的長度是 10分22秒 請你找個時間、找個安靜的環境,好好的把這支影片看完 如果沒看完,有可能會取消你進入平台,感謝你的配合🙏 看完後麻煩在下方留言區告知你已經看完~
2 likes • May 18
已經看完影片,謝謝老師詳細說明
1-4 of 4
Kuma Lin
3
32points to level up
@50721669
I’m Kuma

Active 45d ago
Joined May 18, 2025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