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Mon
Wed
Fri
Sun
Oct
Nov
Dec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What is this?
Less
More

Owned by 劭銘

🏃‍♂️直銷人專屬的自媒體陪跑社群 用內容吸引人脈、打造個人品牌 🎥 Reels、貼文優化、變現策略 🎯 也適合經營保險、自媒體、關係型事業的你🫶🏻

Memberships

皮拉提斯癒泛團

185 members • Free

塵心俱樂部

27 members • Free

微笑私酷群

2.5k members • Free

奇蹟公園🐝私酷群®

2.6k members • Free

Skoolers

174.7k members • Free

創作者俱樂部

432 members • Free

無限力量 infinity power

1.6k members • Free

8 contributions to 奇蹟公園🐝私酷群®
Instagram SEO 完整攻略:讓你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重大變格:Instagram 內容正式進入 Google 搜尋 2025 年 7 月起,Instagram 迎來了重大變革。專業帳號的公開貼文和 Reels 現在都能被 Google 搜尋到,這意味著你的 IG 內容不再只能透過平台內搜尋被發現,而是有機會出現在全球最大搜尋引擎的結果頁面上。對於個人品牌經營者和企業主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免費曝光機會。 ▌什麼是 Instagram SEO? 那到底什麼是 Instagram SEO 呢? 簡單說,SEO 就是搜尋引擎最佳化,原本是幫網站提高搜尋排名的方法。現在這個概念也用在 IG 上,透過優化帳號跟貼文,讓你的內容更容易被看到。 ▌為什麼我覺得 IG SEO 很重要? IG 全球用戶超過 20 億,每天有 2 億以上的人在用。根據統計,有 83% 的用戶會在 IG 上搜尋品牌或產品。如果我們想被更多人認識、增加粉絲,甚至讓更多人買單,這些搜尋行為就是機會。 而且 IG 的演算法其實會優先推播比較「SEO 友善」的內容。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帳號和貼文的關鍵字有做好,就比較容易被更多人看到。 ▌Instagram SEO 實戰策略:10 大優化重點 1️⃣ 切換成專業帳號:因為只有專業帳號(創作者或商家帳號)的公開貼文,才會被 Google 收錄。 2️⃣ 優化帳號資料:帳號名稱、簡介一定要放關鍵字,像是「Amy|健身教練|塑形減脂」,這樣人家搜尋健身教練就比較容易找到你。 3️⃣ 善用 #標籤:不要亂用熱門標籤,應該把熱門、利基、品牌標籤一起搭配,讓內容更容易被精準受眾找到。 4️⃣ 文案開頭放重點:因為 Google 會抓第一段當作標題或摘要,所以內文一開始就要有關鍵字。 5️⃣ 標記地理位置:如果是店家、實體課程或活動,標記地點能增加被搜尋到的機會。 6️⃣ 圖片替代文字(ALT):在上傳貼文時,幫圖片加上替代文字,讓 IG 系統更懂你的內容。 7️⃣ 多發 Reels 短片:Reels 內容更容易被分享,也比較容易被 Google 收錄。 8️⃣ 增加被標註的機會:找合作、辦活動,讓別人標註你,這就像是網站的「反向連結」。 9️⃣ 保持主題一致:如果你是教 IG 行銷,就不要常常發一些跟主題完全無關的內容。 🔟 Meta 驗證:雖然效果還不確定,但藍勾勾確實能增加信任感,也可能讓內容更容易被看見。 ▌IG SEO 的關鍵排名因素~四大核心要素 1️⃣ 關鍵字相關性:帳號名稱、簡介、貼文內容的關鍵字匹配度 2️⃣ 用戶互動品質:粉絲參與度、留言品質、分享行為 3️⃣ 內容熱門程度:按讚數、留言數、分享數的綜合表現 4️⃣ 內容新鮮度:發布時間和內容更新頻率 ▌最後想跟你說 IG SEO 真的很值得做,因為只要關注在內容的製作、維護上,就能讓你的內容有更多曝光機會。不過我不會只靠 IG,我還是會搭配網站、部落格、Threads、Skool 等,把流量導到我想要的位置。 如果你還沒切換成專業帳號,真的建議馬上調整!然後把帳號名稱、簡介、文案好好優化一下,接下來再用 Reels、#標籤幫自己增加被搜尋到的機會。
Instagram SEO 完整攻略:讓你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0 likes • Jul 29
@木木 林 不客氣呦☺️
0 likes • Jul 30
@Chien hung Lin 不客氣喔😉,希望對你有幫助❤️
【瀏覽人數從300到三萬,我是如何破圈的?】
▌先說結果 四五天前(6/5),我做了一件事,把自己10年前被衛生局罰錢的糗事拍成影片,上架到 Threads。 說實話,我本來也沒抱太大期望,但結果讓我自己都嚇一跳: - 上集瀏覽:2萬+ - 下集瀏覽:近4萬 - 新增粉絲:80多位 從我平常300瀏覽到單支破萬,連我自己都在想:🤔其中的關鍵點是什麼? Threads上集🔗 Threads下集🔗 ▌我一直以來的「平凡」數據 講真的,我的短影片瀏覽量一直很穩定~穩定的普通😅: - 日常:300-400次 - 運氣好:500-600次 我一直專注在我的利基市場,也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甚至開始有些變現,但數字就是卡在這個範圍。 有時候我會想,我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更多人看到我的內容?但演算法是最誠實的老師,它會用數據告訴你觀眾到底想要什麼。 ▌我觀察到的問題 最近這幾個月,我一直在觀察其他做得好的帳號,看著看著就發現問題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內容雖然有價值,但好像缺少了什麼。缺什麼呢?「個人故事。」 我的內容很「正確」,也很「專業」,但就是缺少了~想繼續看下去的溫度。沒有個人化的內容,沒有情感張力,當然就少了那份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於是我想到了那件10年前的糗事——被衛生局罰錢的經歷。雖然很丟臉,但對我的受眾來說,這個故事其實很有價值,因為它能讓人少繳學費。我心想:反正跟「錢」、「成本」相關的內容,通常都是流量密碼,不如就試試看。 ▌我實際怎麼做的 第一步:我先發文字版~我在 Threads 發了長文版本,心想先測試一下水溫。結果瀏覽量不到2000,反應還算普通,但我覺得還可以。 第二步:改成影片~兩天後,我花時間把長文製作成短影片。因為內容比較長,考量觀看時長,我分成上下集。 結果很有趣: - 我先發到 IG:反應平平,我還想說完了😝,是不是內容不夠好 - 後來發到 Threads:天啊,流量瞬間爆發,我手機一直震個不停 - 過了2-3天:IG 竟然也開始發酵,跑到2-3千瀏覽 ▌我對平台差異的新認知 這次經驗讓我重新認識 Threads。以前我總覺得 Threads 比較適合文字內容,短影片應該跑不好。但這次讓我學到:真的是「內容為王」啊!不管是什麼平台,再華麗的剪輯、再炫目的特效,都比不上一個能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我以前太執著於「專業」了,反而忘了最重要的是「真感情」,特別是在你想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 ▌出圈後我遇到的狀況 Threads 爆了之後,帶來了一些我沒想到的連鎖反應: 1. 我 IG 的內容也開始活了:上下集都開始帶來漲粉,數據明顯比平常好 2. 舊內容重新被翻出來:我之前做的一些專業內容、還有那些 CTA 要送東西的文章,竟然在那兩天開始有人留言。 3. 我變得有點忙亂:因為之前,我沒設自動回覆,結果搞得我有些手忙腳亂 當然,出圈也有代價。開始出現一些酸民,會看到各種不同的聲音。一開始我還想要回應,後來我學著接納這件事,不是每個聲音都需要對話,也不是每個批評都需要反駁。 ▌我的感想 這次從300到3萬的經驗,讓我想通了一件事:人們關注你,不只是因為你知道什麼,更是因為你曾經經歷過什麼。那些我以前覺得丟臉、不想提的經歷,那些踩過的坑,反而是最珍貴的內容素材。 我現在明白了,真實的故事~永遠比完美的教學更有溫度、更吸粉。 觀眾有時候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專家,而是一個真實的人、一段真實的經歷。
【瀏覽人數從300到三萬,我是如何破圈的?】
1 like • Jul 4
@木木 林 感謝木木啊❤️
0 likes • Jul 15
@Bill Hsia 等你一起😆😆😆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其實決定了你品牌的磁場強度
一個眼神、一句問候就能讓你的一天,甚至整個事業氛圍,都變得不同? 我在台灣土生土長,從小被教導「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一種文化默契。但每次我來美國🇺🇸 我發現,每次我出去跑步,這裡的陌生人路過會很自然地跟你說聲 “Good morning”,即便彼此不認識。 這裡的服務員也很會跟你拉咧,問你最近如何?感受如何?超市結帳都可以聊你的褲子真好看,哪裡買的? 你的指甲好美、你的耳環、bla bla bla 我也耳濡目染,變得不自覺看到陌生人的裝扮很喜歡也會稱讚她一番... 這個文化差異,讓我開始思考: 如果,我們把這份「自在打招呼的精神」放進我們的事業系統裡,會發生什麼事? ❌ 一個人苦撐品牌的你,是否感到孤單? 尤其是女性創業者,我們常常一人分飾多角:老闆、媽媽、伴侶,還要當自己的客服與行銷團隊。 你可能總是很努力內容不斷產出、社群定時經營,但那個你夢想中的成長,卻像水中撈月。 你不孤單,我也是從這樣的內耗走過來。 ✅ 打造能「自動連結人心」的事業系統 創事業,其實不需要單打獨鬥。 就像美國文化自帶連結感,他們從小就愛在家辦趴踢🥳你也能讓你的品牌空間,變成別人願意靠近、願意留下的所在。你的Skool私酷群就是你的趴踢! 如何做到? 1. 創造交流的場域 不論是線上聚會、會員直播、限時互動或實體聚會,你都是那個邀請大家來參加的主人。溫暖與包容,是你送出去最好的開場禮。 2.善用共同經驗快速拉近距離 我們在奇蹟研究所常常設計「共創任務」與「奇蹟挑戰」,讓彼此在遊戲中打開心防。人是因為被理解才會留下,不是因為被說服。 3. 以慷慨為起點 給出價值,是最快吸引對的人方式。你想吸引真誠、有溫度的客戶,想要行動開始轉變的人,那就先成為那樣的存在。 做永遠比說更有效。 設計一套自然吸引、循環互助的私酷群飛輪系統,讓事業成為你的成長養分,而不是壓力源。 從今天開始練習 對一位陌生人說聲「嗨」(線上或是線下)在IG留言、限時互動、或是社群訊息 (妳不尷尬對方就不尷尬) 🏡 創造一個讓人「想留下來」的空間,哪怕只是一則誠懇的限動 讓人先認識你、喜歡你,明白你的價值和你的為什麼,而不是急著成交。 你不孤單,說實話你也不需要靠孤軍奮戰走到盡頭。 你可以,打造一個讓自己和理想客戶都「想回來的安全環境」。 現在的你,想像你的私酷群,想像你的趴踢是什麼氛圍?什麼樣的文化?像塑造什麼樣的身分認同?
3 likes • Jul 8
Yes❤️❤️❤️
我IG不到500粉,我開始變現了|自媒體創業紀錄-3
這幾天~奇蹟社群在正歷經風雨(就像現在外面的天氣一樣🌧️),但人生的道路上,哪能沒風沒雨?正因為有了風雨的洗禮,才能看見美麗的彩虹🌈,不是嗎?和Fyn說聲~辛苦了(抱),我趁著這時候來報喜,希望為奇蹟公園,帶來一些溫暖的陽光☀️ 💫 意外的變現時刻 4/23 的中午🕛,一位完全陌生的朋友,在我的IG短影片底下留言,原本應該是要用ManyChat回覆,不過因為我沒有特別設定😛,所以我用人工回覆,並且在私訊回覆他的同時~我稍微練習看了一下他的帳號狀態,(我目前經營的區塊是自媒體的陪跑教練)然後給予讚美~並且開始做一些簡單的互動。 🔄 自然流暢的轉換 也因為讚美的關係,所以他開始聊了一下他目前的帳號的經營狀態,我也很大方地給予他很多實用的建議,然後就很自然地開始聊到如何陪跑的相關細節。 💡 信任建立與成交 那我也針對我對於陪跑的理念跟他做一個分享⋯很突然的,在當天⋯他就選擇了用最小可行方案來開始(當天完成收款喔)讓我幫助他自媒體的陪跑,呼😮‍💨…這一切真的來得太突然啊!非常感謝她開啟我的陪跑之旅! 🤔 出人意料的時機 感覺太突然的原因是⋯我自己正式學習短影片的時間並沒有很久(2024年12月底開始),我目前的IG粉絲也不到500個人,好像真的跟「變現」這兩個字有一些距離! 🙏 感謝與歸納 如果…真的要講能夠這麼快變現的原因,我覺得真的要歸功於奇蹟研究所和 @Fyn Chang 的指導、鼓勵的話語,和我自己努力一步一腳印的執行。 那為什麼能這麼快就有人願意付費找我?我歸納了幾個關鍵: ▌清晰的利基市場 我將內容聚焦在「自媒體陪跑」這個主軸上,內容越聚焦、價值越明確,演算法會幫你把內容推送給目標受眾。 ▌明確的變現路徑 這個是多數的內容創作者,常常會缺少的。你的短影片要導流去哪? Skool社群?免費小禮物? 送完之後下一步又是什麼? 當你清楚、知道要帶粉絲去哪裡,你傳達的每個訊息就會充滿把握! ▌具體的產品規劃 想變現,你總是要有一個產品、或者是服務吧。既然我主打自媒體陪跑~那服務內容是什麼? 怎麼進行?多長時間?收費多少? 這些架構必須先想好啊!而這一位陪跑的朋友,就是在我規劃好陪跑內容後,兩三天就出現惹! ▌從最小可行方案開始 
 ​ 我沒有一開始就打造完美課程,而是先用1:1私訊測試市場反應,我會跟那些新追蹤我的人展開對話,解決真實問題、收集真實回饋。再慢慢優化產品和服務內容, 這樣既能快速變現又能持續改進… 💰 少粉絲也能變現的祕密 自媒體變現跟粉絲數,真的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跟你對於「變現路徑」的清晰度有關。想自媒體變現,拜託你~先想清楚,再出發!🎯 別再被「我要先累積粉絲」的迷思卡住了!你的專業價值本來就在,只要清晰定位、明確規劃變現路徑,即使是粉絲不多的帳號也能立刻啟動變現之旅! 相信你自己,大膽嘗試,就像 Fyn常說的:Get messy(不要怕髒),也許下一個意外的變現機會,就在你勇敢踏出的每一步中✨
我IG不到500粉,我開始變現了|自媒體創業紀錄-3
3 likes • May 21
@Jelord Chien 謝謝Jelord🫶🏻
0 likes • Jun 20
@Wang RuiJen 不客氣呦🫶🏻
888 位奇蹟👀🌟
最近一直看到天使數字444, 555 555幾乎每天看到... 感覺有很大的轉變即將發生! /// 天使數字「888」的意義 它象徵財富、繁榮,並跟「業」(karma)有關,意味你散發出的能量最終還是會回到你的生活中。「8」象徵透過努力、事業成功帶來的良好名聲及財源滾滾,肯定你正朝對的方向前進,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直覺。 你最常看到什麼天使數字呢?
888 位奇蹟👀🌟
3 likes • Apr 18
我最近是都看到11:11欸
1-8 of 8
劭銘 陳
4
48points to level up
@shao-ming-chen-3233
hi 我是劭銘,幫助你打造個人品牌+Skool群,創造影響力,讓你的事業一飛沖天🚀

Active 32d ago
Joined Feb 2, 2025
ENTJ
台中市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