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Mon
Wed
Fri
Sun
Nov
Dec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What is this?
Less
More

Memberships

LIM 先鋒學院

2.5k members • Free

送你宜易元境

80 members • Free

AI Agency 3.0™

6.3k members • Paid

19 contributions to 送你宜易元境
關於財富的真相:錢,其實不是「賺」來的,而是「承擔」來的!
這陣子有一個很深的體悟。我和幾位身價過億的企業家有了比較深入的交流,他們來自不同產業,但卻都有一個驚人的共通點——他們都非常願意承擔。 當他們談起自己打造的事業,對外行人來說,往往有兩種反應: 1️⃣「哇,這樣也能賺錢?好像很簡單耶!」 2️⃣「太強了!居然能想出這麼有創意的商業模式!」 但對我來說,最讓我敬佩的,不是他們的點子有多厲害 而是——他們敢走進一片未知的叢林,承擔沒人願意承擔的風險。 他們願意: 🔸 承擔試錯的代價 🔸 承擔團隊管理的壓力 🔸 承擔決策錯誤的風險 🔸 承擔客戶不理解的挑戰 🔸 承擔市場瞬息萬變的不確定性 即使他們把自己的成功公式100%毫無保留地說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複製」他們的成果 因為成功的背後,並不是「知道」就夠了,而是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和承擔力 去跨過那一個又一個現實的門檻。 很多人卡住的,不是資源,不是機會,而是「不想承擔」—— 不想承擔風險、不想承擔責任、不想承擔過程中的痛苦與混亂。 但真相是:你願意承擔多少,就決定你能「擁有」多少。 下一次當你羨慕某個人「賺了很多錢」時 不妨換個角度問自己:👉 我是否願意承擔他背後所背負的一切?
關於財富的真相:錢,其實不是「賺」來的,而是「承擔」來的!
1 like • Jul 27
@宜臻Tina 吳 可以啊 沒問題
當一個人把自己定位為受害者,他就會不斷地吸引讓自己繼續受害的劇本
為什麼會這樣? 受害者心態不只是情緒的反應,而是一種潛意識的身份認同。當一個人長期把自己視為「可憐的」、「被對待不公的」、「無能為力的」,他會: 1. 選擇不為自己負責(總是怪罪外在); 2. 無法設立界線(習慣性地被侵犯); 3. 在關係中尋找證明自己是受害者的情節(吸引錯誤的人、重複舊的傷痛); 4. 拒絕改變,因為改變等於失去熟悉的「痛」。 轉念的起點 要擺脫這個循環,第一步是:「我不再是受害者,而是創造者。」 你不是事情發生的結果,你是生命故事的創造者。
0 likes • Jul 20
非常認同這篇的觀點 我自己以前也有過「受害者心態」的時期—— 總覺得問題都在外在環境、別人身上, 是這個世界讓我過得不夠好、不夠滿足 直到某個時間點,我開始轉念去看事情的本質,才驚覺: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自己在讓自己受傷 甚至無意間也給了別人傷害我的機會 我發現,很多問題的「解方」,其實就藏在事件背後 像是我曾在事業上遇到騙子,當下很氣憤也很挫敗 但事後我慢慢意識到: 與其一直糾結對方的錯,不如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提醒—— 我要學會建立一套篩選合作對象的機制 讓自己更成熟、也更有保護力 當我們願意往內看,而不是一直往外指責,很多答案就會自然浮現✌️
📘 《柳林風聲》:一場靜靜的覺醒旅程
原來,覺醒不是轟轟烈烈的改變,而是安靜走回自己的開始。 ---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柳林風聲》。 沒想到只是幾頁,就像打開了自己心裡的某個房間。 那些森林裡的角色、對話與風聲,不只是童話, 而是一場關於內在覺醒的旅程。 --- 🌱 靜靜走進森林的靈魂,會慢慢找到自己。 以前我以為,覺醒是一件很劇烈的事。 是要痛哭、要離職、要放下一切才算改變。 但這本書讓我懂了: 真正的覺醒,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轉念。 就像書裡的鼴鼠, 某天受夠了重複的生活,沒有計畫、沒有地圖, 只是憑著一種「我想看看外面世界」的直覺, 他就這樣跑出了地洞,走進河岸的風聲裡。 那一刻,我好像看見了自己。 --- 🐹 鼴鼠的出走,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縮影。 也許你也曾悄悄對自己說過: > 「我想活得更真實一點。」 「我想做一點,為了自己快樂的事。」 在那段森林旅程裡,每個角色都像我們內心的一部分: 水鼠,教會我生活可以慢一點,不用一直趕。 蛤蟆,像我內在那個吵鬧的孩子,愛衝動、愛做夢、也常常搞砸。 獾,像我潛意識裡那個沉穩的聲音,提醒我:「你其實早就知道答案,只是還沒安靜下來聽。」 --- 讀著讀著,我好像也在跟自己的靈魂說話。 不是自我激勵的口號,也不是嚴厲的喊話, 而是一種像森林裡的風聲,靜靜地對我說: > 「你已經很好了,現在的你,也值得被理解。」 「你不用完美,只要願意往裡走, 就會慢慢遇見越來越真實的自己。」 💬你也有過,像鼴鼠一樣,悄悄想改變生活的時候嗎? 那種在心裡輕輕說:「我想活得更真實一點。」的瞬間。
📘 《柳林風聲》:一場靜靜的覺醒旅程
1 like • Jul 20
很棒的分享👍 讓我回憶起之前一些覺醒的時刻 都是剛好念頭一閃 突然間get到的感覺 如果不抗拒 基本上都是好的開始
🪐 原來我不是迷路了,而是還沒走進自己的命運主場
從小到大,我總是在配合、在順應 人生好像被環境安排好了一切 雖然心裡有自己的想法,卻總是得不到認同 久而久之,我變得封閉,也不太敢表達真正的自己 直到這一年,我又開始重新接觸數字易經,發現到數字易經為我的人生帶來的價值 我開始嘗試調整—— 有想法就行動,不再壓抑,也不再拖延 而當我真的行動了 我發現:身心變得順暢、舒服 更神奇的是,察覺力與領悟力也跟著提升了 對於身旁的人、事、狀態,我開始能看得更深 原來,我不是迷路, 我只是還沒走進那個真正適合我發光的命運主場 當我走進去之後,才終於看到自己。
1 like • Jul 20
很讚👍 妳會發現做事越來越順 會慢慢達到「順流」致富 而且也會打從心底真正的快樂
生意型日常
學精油療法專業培訓Day2 教室前面有一桌擺放滿滿精油的書 一早到教室 我開始從第一本翻到最後一本 腦中同時開始分類: ✅ 第一順位:對我最有用而且能馬上用的內容 ✅ 第二順位:我有興趣收藏的 ✅ 排序完成,前3名購書清單默默出爐 然後呢?我腦中浮現的不是要不要買, 而是:「去哪裡買會最便宜?」 沒錯 😂 生意型不是愛殺價,而是超愛精打細算! 「值不值得」比「有沒有便宜」更重要。 所以啊要讓生意型下單 除了內容好,一定要有附加價值 送點什麼、或多一點服務,我們才會動心 欸不對 怎麼變成比價大作戰了! 嗯...我是來學精油的! #天賦能量流 #生意型日常 #我就是會比價沒錯 #幫助人們為了愛與價值發光
生意型日常
1 like • Jul 20
生意型超有感🤣 尤其第一順位
1-10 of 19
Simon 巫
4
80points to level up
@ping-chun-wu-3798
《Mr. Wu 巫.先生台湾厨房》品牌创办人 19年餐饮经验,设立超过26间餐饮门市 辅导超过43位餐饮业老板做线上转型提升业绩

Active 36d ago
Joined Jun 17, 2025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