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個愛哭的小孩,但很快地,我學會了「不該哭」。 我曾試著在飯桌上,邊哭邊對媽媽傾訴,卻換來責備。 她也常說,公司裡的下屬被罵哭了,看了讓人討厭。 應該要怎樣!不應該怎樣! 從那以後,我只敢分享開心的事,難過不好的一概不提。 所有事情都充滿著應該跟不應該,不會考慮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 我開始覺得,「哭」是一件累人、羞恥、甚至不應該存在的事。 哪怕親人過世,我也強迫把眼淚吞回去,這個反射動作跟了我好多年。 但其實我一直是個很願意傾聽別人說話的人。 真心傾聽、陪伴,也常對他們說:「哭不是壞事。」 只是那時候,還不知道,那句話,其實也是內心最渴望有人對我說的。 直到今年,我遇見了一位身心靈講師 Eva。 她不多問我的私事,對我的事知道的極少 卻能溫柔地察覺我的不對勁。 她經常只說一句:「沒一定要怎樣,自在就好。」 在一次談話中,她看著我說:「哭出來很好,那只是把堆積的不好排出去而已。」 前幾天我哭了一整晚,完全停不下來。 本來還是慣性想制止自己, 但突然想起 Eva 的話,心想:「既然停不下來來,就是時候該好好排毒了吧…」 書寫這段分享文,也是邊寫邊掉淚 Eva用她「不干涉、不控制」的方式影響我, 也讓我重新看見,原來我一直以來的傾聽,也能是一種影響力。 忘記2年前我也這樣幫助過室友,而她現在變得很好,心胸寬大 人也自在快樂很多,正邁向下個人生階段 雖然不清楚這樣的分享跟提升我工作上的影響力是否有相關 但我正在學習怎麼真正對自己打開心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關跟課題 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像 Eva 那樣的人——學會梳理自己 並用自在的心、溫柔的陪伴,去影響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