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淨化不是讓你變得「完美」,而是讓你在育兒最混亂的當下,也能多一點清醒與選擇權。 「成人內在不安定,方法再好也枉然。」——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在親子互動中,情緒常常先於語言。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安、急躁、焦慮,那些就會以「不經意」的語氣和表情,傳遞給孩子。 正念(Mindfulness)是什麼?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定義: 正念是「不帶立場、不批判地,去觀察當下的自己。」這包括觀察我們的身體感覺、情緒、想法和環境,目的是提升情緒穩定力、專注力與自我調節力。 靜心,不是讓心安靜,而是讓我們更覺察。 「我正在生氣」這個察覺,才是教養能量轉化的起點。 如何開始正念練習? 1. 每日專注呼吸早晨或睡前,閉眼 5–10 分鐘。吸氣 4 秒,吐氣 6 秒,讓心落地。 2. 情緒察覺筆記當感受到焦躁、無力,寫下:「我現在的感受是?我需要什麼?」 3. 身體掃描放鬆躺下或坐好,從頭到腳逐一放鬆。釋放緊繃,回到當下。(可結合瑜伽、冥想、頌缽) 4. 親子共靜 20 秒一起靜靜呼吸,什麼也不說。 5. 每日正念錨點餐前、哄睡前、黃昏時,設定一個「回到自己」的時刻,每天只做一件事慢下來。 來自主流 MBSR/MBCT 正念練習,也與正念教養研究(Mindful Parenting) 正念育兒的實踐家們(可追蹤學習) Instagram - @mindful_madre (Emily De La Torre)婚姻與家庭治療師,主張「慢童年、覺察育兒」,用生活微練習穩定內在。 - @thelittledreameruk 英國教育者,透過圖卡與句子教你如何在日常中陪孩子正念練習與情緒覺察。 YouTube 推薦 - The Power of Mindfulness in Parenting - https://youtu.be/RJ7PWIrKlBw - 如何用正念陪孩子、穩定自己,不再被情緒帶著走。 台灣最具有影響力的正念冥想YouTuber亞蒂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lJBmwJN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8TRiGdVJQ 讓我們一起練習回到自己 育兒中,我們不能控制孩子的行為,但能練習覺察自己的狀態。 只要你願意每天回到呼吸、回到身體、回到自己,你就是孩子最穩定的港灣。 今天,從 1 次深呼吸開始,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 歡迎 留言分享正念練習後對你的生活有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