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Write something
插畫起點 首航直播 is happening in 13 days
插畫起點 新手村即將啟航啦!
久等了~ 我們籌備了很久的插畫起點新手村即將啟動囉~🙌 超級期待可以和大家一起開心地畫畫! 我是Ariya 很高興認識大家 🙋‍♀️ 很歡迎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朋友 預告週三就會開始有些小活動,敬請期待啦 💛
藝展月報|2025年5月:讓藝術重新調頻你的日常
五月的天氣總讓人想放慢腳步,雨後的地面還殘留潮濕氣息,陽光穿過樹葉,風景變得柔軟,也像是在提醒我們,是時候為自己留一點空白。 這個月,我們為你從北到南挑選了三場展覽:有來自全球當代藝術界的能量交匯,也有用聲音喚醒身體知覺的裝置現場,還有通往十六世紀尼德蘭的光影旅程,不論你想探索前衛語言,還是聽見歷史與自我共振的頻率,願這份藝展月報為你開啟一段屬於初夏的靜謐流動。 台北|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期|2025.05.09 - 2025.05.11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再度回歸,由瑞銀集團呈獻,攜手文化部與臺北市文化局,共同打造東亞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交流現場。 今年特別焦點包括:「新生維度」展區與首度設立的《新生維度藝術家獎》,表彰那些正在改寫當代語言的新銳之聲。由國際策展人與藝評家組成的評審團將選出最具潛力與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反映出這座城市對未來的投注。 在這場橫跨國際、緊貼時代脈搏的藝術博覽會裡,或許你不只會看到作品,也可能重新遇見某種創作的起點與驅動力。 台中|失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展期|2025.04.12 - 2025.07.06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如果你習慣「看」展覽,這一次,也許你可以試著用「聽」的。 《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由國美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聯手策展,邀來橫跨14國、近30位藝術家,以聲音為媒介,打破你對展覽形式的既定想像。從戶外空橋到展覽室,從微弱環境音到震耳音場,聲音在空間中遊走,不見其形,卻觸動感官。 展名靈感取自20世紀初《藍騎士年刊》中對「非協和音」與「破壞舊體系」的提倡,並延伸至當代:我們是否能放下秩序,傾聽每一種不被主流定義的聲音?這場展覽不只是關於聲音,更是一種對主流結構的柔軟挑戰,也是一趟內在頻率的探索旅程。 台南|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展期|2024.10.26 - 2025.8.31地點|奇美博物館(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如果說藝術能成為時間的窗戶,那麼這場展覽便是一次通往400年前尼德蘭的光影旅程。 奇美博物館策劃的《畫師們》特展,展出近60件橫跨16至17世紀的珍貴尼德蘭繪畫,從時代背景、畫師養成、作品主題到修復研究,全方位揭示這段黃金時代的藝術脈動。 在那個商業與宗教自由並進的年代,畫師不再只為神而畫,風俗、靜物、風景也成了畫布的主角。觀眾不只能欣賞作品,更能透過互動裝置與科技檢測,近距離探索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筆觸變化與修復痕跡,感受藝術與歷史交織的深度。 這不只是一場觀看,更像是靜靜貼近一幅畫的呼吸,聽它說出被時間收存許久的故事。 結語:讓藝術重新調頻你的日常 有時候,我們不是在尋找答案,而是在尋找一種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方式。 這三場展覽從創作現場、聲音旅程到歷史畫布,看似風格迥異,卻都在訴說一件事:藝術不是要你看得多懂,而是願不願意靠近。 願你在展覽裡找到片刻專注與感動,也願藝術成為一種頻率,重新調整你與世界的關係。 原文連結 : https://www.drawoutset.com/article/vMFz1S4F3c
2
0
美學觀察室|Figma Config 2025 值得關注的五大更新
—— 從手感繪圖到互動網站,Figma 正在重新定義創作者的數位舞台 Figma 不只是設計師用的工具,今年 Config 2025 的五大更新,就像打開了幾扇門,讓原本需要寫程式、切版、開多個軟體才能完成的事,現在可以一口氣在一個地方搞定。 現在,不論你是插畫家、內容創作者、品牌設計人,還是剛接觸 Figma 的手繪控,這些功能不是要你變成工程師,而是幫你更輕鬆地實現那些腦海裡的畫面。 1. Figma Draw:讓畫圖這件事回到你的手上 適合你如果: 喜歡畫 icon、角色草圖、UI 插圖,或用 Figma 當創作草稿本 全新的向量手繪工具 Draw,支援自由筆刷+智慧向量轉換,畫起來有手感,改起來更靈活。像在 Figma 裡用 Illustrator 畫草圖,畫完一鍵就能當圖用、當元件用、甚至直接套進 layout 裡。 亮點: - 手繪筆刷線條變成乾淨節點向量 - 支援自定筆刷形狀與壓感感覺 - 可以畫完直接當元件用,不跳 App、不走回頭路 Figma Draw 把「畫圖的手感」拉到前台,讓你更直覺地用畫筆說話 2. Figma Sites:讓你的作品集「可以點、可以動、可以上線」 適合你如果: 想做個人網站、作品集、互動插畫頁,但不會寫 code 這不只是幫你產出靜態作品頁,而是幫你把你的設計直接變成真正可以上線的網站。從滑動效果、敘事節奏到點擊互動,甚至用 AI 生成架構都可以。你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 mini 插畫展頁,像在網路上辦個人展一樣自由。 亮點: - 設計完直接 publish,不用找工程師切版 - 適合故事式導覽頁、角色介紹、展覽主題網站 - 支援動畫與互動設定,讓作品不只是靜態圖集 3. Figma Buzz:圖很多、尺寸很多、需求也很多的你需要它 適合你如果: 常幫品牌做社群圖、快閃活動、不同平台視覺素材 Buzz 幫助你把插畫應用到「大量輸出」時也能保持風格一致。你不再需要每張圖都重複調整文字、構圖、尺寸,它會幫你一鍵套版、自動轉版、自動調整間距,確保作品在不同格式都不變形不崩壞。 亮點: - 多尺寸視覺自動套版(例如 IG 1:1、限動 9:16) - 保持品牌字體、顏色、插畫風格一致 - 與設計團隊共用元件庫,一起高效輸出 把圖和文字欄位連接到表格,幾百張素材一次生成 ( 附圖3 ) 一鍵匯出成不同格式,不管是要交稿、印刷、或上傳都 OK ( 附圖4 ) 總覽介面,一眼掌握整個專案 ( 附圖5 ) 4. Figma Make:讓故事畫面變成可互動的原型體驗 適合你如果: 想要畫故事式網站、互動插畫繪本、角色旅程頁 Make 是結合 AI 的文字轉設計工具,但更酷的是,它也能幫你把畫好的素材,直接變成可互動的 prototype 或 demo。畫完的作品可以加點擊、滑動、切換場景,就像在做線上版的故事動畫。 亮點: - 用文字生成初步排版畫面,快速起稿 - 點選互動 + 敘事節奏設計,自由講故事 - 適合展覽導覽、故事角色互動、提案展示 5. Grid:讓你的圖,在各種裝置都「排得剛剛好」 適合你如果: 你的插畫要被放進網站、社群、簡報或 UI 畫面裡 全新 Grid 系統不只是結構控的最愛,它讓「畫圖 + 排版」變得簡單又可靠。以前怕圖片跑位、排版崩掉,現在可以用 Grid 預設好比例與對齊方式,讓你的圖「穩穩站在畫面上」。 亮點: - 多欄網格設計 + 自適應排版,一次設計多平台適用 - Dev Mode 可輸出 CSS,方便交接給前端 - 適合做 portfolio 展頁、畫冊、視覺敘事 UI 應用 結語:從畫圖、排版,到發佈與互動,進入「全能製圖時代」 這次 Figma 的五大更新,等於從「畫 → 編排 → 展示 → 上線 → 優化」全流程都幫你打通了!你不再需要開三個軟體、跳四個步驟,只要一個平台,就能從靈感起點,一路走到作品被看見的那一刻。 | 創作從來不只關於產出,更關於呈現。而 Figma,終於讓插畫家的呈現方式,有了更多溫度與選擇。
2
0
1-3 of 3
powered by
【插畫起點】新手村
skool.com/draw-outset-1124
「 藝術為眾人存在,藝術是生活,生活是藝術。 」
來到插畫起點的每位,都能享受創作單純的快樂
認識自己並找到專屬的繪畫風格,打造個人的創作創業藍圖!
Build your own community
Bring people together around your passion and get paid.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