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問我說天天po文會不會膩~
坦白說~~有一點😆(我真是不會說謊....)
但慶幸自己耐著性子建立了一年的資料庫
其實常常都是拿一個個舊的東西去做組合
來蹦出新火花~所以反倒像是例行性公事😅
我最近比較常在做的事情
就是以前會比較想著去講產品功能
但現在會把這些東西轉化成品牌的方式去講~~~
我的認知裡,產品功能跟品牌有什麼不同呢?🤔
產品的概念...我覺得....只是「單純想要解決客人的問題」
而品牌...
是把產品解決的問題,「昇華成一種認同,一群人想跟隨的共同信念」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四種「產品 → 品牌價值」的昇華方式(用我的鞋子去說明)
1. 由功能拉出「權利」
👉 功能只是「能用」,品牌價值是「妳值得」~
- 產品面:鞋做到 27.5 號。
- 品牌面:妳不該被迫走進男鞋區,妳也有挑鞋的權利。
(方法:把「功能」轉成「顧客本來缺少的基本權利」)
2. 由數據轉換成「情境」
👉 數字沒有溫度,要把它翻成生活的畫面~
- 產品面:鞋墊 4cm,久站不累。
- 品牌面:當妳陪孩子逛到最後一家店,腳趾還是能伸直,笑容才不會硬撐。
(方法:用顧客的一天,去演繹這個功能帶來的轉變)
3. 由特色放大成「差異」
👉 不只是「我們有什麼」,而是「別人沒有什麼」解決這個困境
- 產品面:鞋子重新開模,比例正確。
- 品牌面:市面上的鞋儘管標示較大尺寸,當還是常常穿了腳長不夠,我們存在,就是要改寫「大尺碼只能將就」的現狀。
(方法:凸顯市場盲點 → 你的品牌為什麼必要)
4. 由一次購買延伸到「長期認同」
👉 產品是解決「這一次的需求」,品牌價值是「我願意跟著你」。
- 產品面:鞋子好穿、不磨腳。
- 品牌面:我們想讓大尺碼女生每一次挑鞋,都能安心說「這裡有我的選擇」~
(方法:把「一次體驗」拉長成「一種持續的信任感」)
希望我的一點點見解為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