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迷戀結尾了。 這個世界有那麼多偉大的生命和美好的愛可以見證和體驗,但只要結局不盡如人意, 我們立刻覺得這是悲劇。 或者正好相反,只要局有一刻的救贖, 一生的不公和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計。」
去年我的中國朋友在wechat上貼出這句話給我,我就想都沒想直接托他無論如何都要從中國幫我買一本過來,這本書不是朵朵小語或是拼命灌你雞湯那種類型的書,但看完以後還是會覺得有種「啊,我被理解了」的溫暖冒出來。
故事透過多重時間線,從前世、今生、以後,敘述了「艾略特」8歲到68歲的一生。
8歲那年起,艾略特就知道抓落葉的秘訣,抓落葉的技巧是必須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並在樹葉回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但為了讓哥哥高興,艾略特故意輸掉抓落葉的比賽,從此這變成了他人生的每一天;艾略特從小就如同抓落葉般的悉心觀察周遭每個人的情緒和感受,不論是處處讓著哥哥、順從父母安排、還是對戀人體貼入微……他沒有一刻不迎合大家的需求和期待,但同時他也不再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成一個「懂事的人」呢?我想,懂事就是一種適者生存吧!只有我們這種識時務者,願意為了被社會接受而放棄自我個性的孩子,才能順利長大吧?寫到這裡突然感覺有點愧咎,我們這麼輕易的就把內心的那個有個性的死小孩遺忘在某個角落,甚至不曾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我們總以為自己「莫忘初衷」,總是帶著本心在過日子,卻不知道自己早就成為被孩子們對抗的大人。
探討生命意義的書有很多,但這一本是我最推薦的。
隨便放上一些書中我覺得很美的句子:
「當一個人就在你身邊,但你們之間彷彿隔著一個宇宙那麼遠,這是一種特殊的痛感,這種孤獨感是不論不類的,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書名:抓落葉(目前好像只有簡體版,博客萊完售)
作者:Tommy Butler